美媒盛赞杨瀚森 球迷热议与马刺双塔媲美
随着 2025 年 NBA 选秀大会落下帷幕,中国中锋杨瀚森以首轮 16 顺位加盟波特兰开拓者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。这位被美媒盛赞为 "中国约基奇" 的年轻内线,在夏季联赛中展现出的策应天赋与战术视野,不仅征服了波特兰球迷,更让球迷自发将其与队友多诺万・克林根的组合,对标为 "新时代马刺双塔"。
一、新时代双塔的崛起:技术特点与战术适配
1. 杨瀚森的现代中锋模板

- 杨瀚森获美媒盛赞新
- 杨瀚森能进NBA吗
- 马刺双塔是谁
- 马刺双塔夺冠阵容
- nba双塔组合
- 马刺最辉煌的时候是双塔的时候吗
- 马刺双塔对姚明视频
- nba双塔是谁
作为 CBA 青训体系培养出的 "技术流内线",杨瀚森的技术图谱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。其低位脚步之细腻令人惊叹 ——2023-24 赛季 CBA 篮下终结成功率高达 69.8%,梦幻脚步接半转身勾手已成为招牌动作。更令人惊喜的是其策应能力:夏季联赛中场均 3.8 次助攻位列中锋第二,高位持球时能精准发现空切路线,甚至在吸引三人包夹后妙传底角射手命中三分。这种 "中锋发牌" 的打法,让 ESPN 分析师蒂姆・莱格勒直言:"他的传球意识和战术理解,让我想起了巅峰期的约基奇。"
但杨瀚森的技术短板同样显著:横移速度偏慢导致防挡拆时容易被针对,夏季联赛中外线球员频繁利用其换防犹豫发动攻击。此外,三分球 28.6% 的命中率虽优于新秀赛季的约基奇(31.4%),但仍需提升稳定性以适应现代空间需求。
2. 克林根的传统内线底色
作为 2024 年 7 号秀,身高 2.18 米的克林根展现出典型的 "传统中锋" 特质。新秀赛季入选最佳新秀阵容的他,以场均 12.7 分 8.3 篮板 1.9 盖帽的数据,证明了自己的篮下统治力。其低位单打每回合得分 0.997 分,超过 67% 的同级球员,而 125 公斤的体重让他在卡位战中占据绝对优势。但克林根的局限性同样明显:缺乏中远投能力(三分命中率 19.2%),传球创造力不足,战术价值主要依赖挡拆顺下和篮板保护。
二、马刺双塔的历史镜鉴:战术逻辑与时代差异
1. 马刺双塔的成功密码
1999 年夺冠的马刺双塔 —乐鱼网官网入口— 大卫・罗宾逊与蒂姆・邓肯,堪称传统内线组合的巅峰。罗宾逊以场均 21.6 分 10.6 篮板 3.2 盖帽的全能表现,承担起护筐和快攻发起的任务;邓肯则以 21.7 分 11.4 篮板 2.5 助攻的全面性,成为攻防转换的核心。两人通过 "高低位策应" 和 "分区防守",构建起联盟最坚固的内线屏障。这种战术的成功,依赖于两人互补的技术特点:罗宾逊的移动能力弥补邓肯的横移不足,邓肯的策应能力盘活罗宾逊的低位单打。
2. 新时代双塔的适配挑战
与马刺双塔相比,杨瀚森与克林根的组合面临截然不同的战术环境。现代篮球要求中锋具备三分射程和换防能力,而两人在攻防两端均存在功能重叠:进攻端,克林根的低位占位可能干扰杨瀚森的传球路线;防守端,两人同时在场时,其中一人必须外扩防守外线,这对移动较慢的克林根来说是巨大考验。《体育画报》的分析指出:"如果开拓者无法保证外线稳定的三分输出,两人同时在场时的进攻空间将被严重压缩。"
但这种对比也暗藏希望:杨瀚森的高位策应和克林根的低位牵制,理论上可以形成 "内外联动" 的进攻体系。夏季联赛中,开拓者曾试验杨瀚森弧顶持球、克林根低位卡位的战术,通过挡拆后的分球创造出多次空位机会。这种战术若能持续优化,或许能在现代篮球中开辟出一条新路径。
三、专家视角:潜力与隐忧并存
1. 进攻端的无限可能
雅虎专家凯文・奥康纳认为,杨瀚森的传球能力和克林根的篮下终结,可能形成 "1+1>2" 的化学反应。"当杨瀚森在高位吸引防守时,克林根的顺下和空切将获得更多机会。这种战术在约基奇和努尔基奇的组合中已经得到验证。" 开拓者助教团队显然认同这一点,他们透露正在制定 "重型发动机" 改造计划,目标是让杨瀚森增重 5 公斤的同时保持敏捷性,这一方案曾在恩比德身上取得成功。
2. 防守端的现实困境
然而,防守端的隐患不容忽视。杨瀚森在 CBA 场均 3.2 次犯规的问题,若无法在 NBA 级别对抗中改善,可能影响其上场时间。而克林根的防守覆盖范围有限,夏季联赛中多次被对手针对挡拆换防。队记里斯・昆茨指出:"如果杨瀚森不能提升篮板球能力(夏联场均 3.7 篮板),他很难超越克林根成为首发。" 更严峻的是,两人同时在场时,开拓者的防守效率可能下降 —— 参考上赛季努尔基奇与克林根搭档时,球队每百回合失分增加 4.3 分。
四、商业价值与文化意义
除了竞技层面的考量,杨瀚森的加盟还带来巨大的商业红利。当年姚明加盟火箭后,球队估值从 2.56 亿暴涨至 26 亿,这种 "中国市场效应" 在工资帽暴涨的当下依然有效。开拓者总经理克罗宁直言:"杨瀚森的潜力不仅在于球场,更在于他能为球队打开亚洲市场的大门。"
这种文化意义在球迷互动中尤为明显。夏季联赛场边,"杨瀚森,哥们儿来了" 的标语与 "中国约基奇" 的呼喊交织,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。美国球迷在社交媒体上热议:"他的传球是天赋,不是训练出来的。开拓者这次真的捡到宝了!"
五、未来展望:从双塔到多塔
面对外界的期待,杨瀚森保持着清醒:"我需要时间适应 NBA 的节奏,专注于做好自己。" 开拓者教练比卢普斯则透露,新赛季可能采用 "双塔 + 锋线摇摆人" 的弹性阵容,利用格兰特的换防能力弥补内线移动不足的问题。这种战术调整,或许能让杨瀚森和克林根在特定时段共存,同时规避防守短板。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28 年前,马刺用双塔战术颠覆了联盟格局;28 年后,杨瀚森与克林根的组合能否在现代篮球中书写新的传奇?时间将给出答案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中锋,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重新定义中锋的价值。正如 ESPN 的评价:"他的传球和战术理解,或许能让传统内线在这个小球时代找到新的生存之道。"
相关搜索:- 杨瀚森能进NBA吗
- 杨瀚森获美媒盛赞新
- 马刺双塔是谁
- 马刺双塔夺冠阵容
- nba双塔组合
- 马刺最新名单再签一前锋
- 巅峰尼克杨什么水平
- 马刺最辉煌的时候是双塔的时候吗
- 马刺双塔对姚明视频
- 火箭双塔